校服平台搞垄断 网民谏言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 分享到: |
教育舆情 中央三令五申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,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,但全国16个省份的数百家中小学生校服生产企业却遇到新的烦恼:只有进入一个名为“阳光智园”的App,才能参与校服招标和供应服务。同时,该平台向校服生产企业收取货款4%的服务费,瓜分掉校服企业约一半的净利润。这场貌似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服采购模式变革,实际操盘者却是一家民营企业,众多校服企业质疑其借机制创新之名,行垄断敛财之实。 学生校服遭学校垄断已不是新鲜事。早在2015年,就有关于校服腐败利益链条“不简单”的报道——湖北恩施系统性校服腐败案。上有红头文件“开道”、校服企业垄断经营牟利,下有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“揩油”,二者腐败利益链条在当地存在数十年。 据悉,“阳光智园”校服采购平台在推出之际,获得舆论充分肯定。不可否认,“阳光智园”平台成立的初衷和愿景是好的,但是,目前校服的采购都不可能撇开学校和家长直接对接,这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教育腐败。 舆论认为“阳光智园APP”是“权力”出租 网民“安安他爸”称,在深圳,不管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,我们孩子的校服只有制式要求,都是自己去买的,你可以买90一条的裤子,也可以买25一条的。这才是正道吧!大家少搞点事情,教育局规定统一的款式,家长自己找渠道买不就行了?现在信息沟通那么发达还怕完不成这些事情吗?这个网站要说不是权利出租的结果,打死我都不信。 中国青年报称,校服市场问题时有曝出,恰恰是因为这个市场受制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“权力”,在相关改革后,试图以“平台垄断”的模式来“净化”校服市场,只能是一厢情愿,也构成了对改革初衷的架空。一个App一旦获得红头文件背书,在地方教育部门的“配合”下,就可以将不与自己签订合作协议的校服企业排除在市场竞争之外,这再次反映出市场公平的脆弱性。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好好查查“阳光智园”的来头,更要对于“红头文件”介入校服市场的行为,给出明确说法。 舆论建议审视已有文件,杜绝被恶意曲解 南都社论评论称,“阳光智园”APP杀入校服市场并非简单的市场行为,而是靠不正常的行政权力强推。追溯这款霸王APP的诞生,被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容置疑地予以援引的所谓部委文件,其实一开始只是一份供参考的会议纪要,发布主体也只是某部委的“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”,但自此以后该产品在各地的“攻城略地”,却毫无疑问得到了各地“红头文件”的加持。在用户与校服企业之间直接建立联系,减少学校这一中间商,美妙的想法更需要警惕另外有人横插一杠,甚至强行入场、分一杯羹,其损害的必然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而若市场竞争主体借助权力的加持而生出底气,过程中难免沾染政商勾结的痼疾。“红头文件”也需要打假,尤其是一些冒用和曲解、过度渲染行政公文的行为,其背后的寻租利益链必须条分缕析地被斩断。一件校服可以牵出行业积弊,也可能引出一头以互联网+为包装的垄断怪兽,这桩校服小生意同样需要健康、公平的竞争环境。 新京报称,目前来看,显然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已经出台的“红头文件”,要求学校、校服生产企业必须且只能用“阳光智园”平台,是否符合公平竞争审查的相关规定,设计“规定动作”的背后,有无什么猫腻?该激活备案审查制度,对那些为垄断张目的“红头文件”进行“体检”,有错必纠,让这类借着红头文件搞垄断、借着垄断搞“扒皮式”攫利的行为早些退场。 网民建议取消购买校服制度 网民“海航”称,校服一直就是垄断,建议取消校服。还有学生军训服装,也要取消。军训结束,军训服装孩子们没有几个再穿,到底是为了军训,还是卖衣服? 舆论表示,校服承载着教育、管理、安全与观瞻等多重功能属性,用公开招标和投票选择的方式来选购校服,也是对学生的公平和尊重。只有充分得到广大学生、家长的理解与认可,校服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。(本文原自新华网,责任编辑:张慧)
|
上一篇:教育部持续推进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 下一篇:韩国学生真幸福,校服又有「黑科技」了,里 |
版权所有:2023南京国际校服园服展览会组委会
联系人:潘老师 先生 手机/微信:188-0182-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-6
商 务 QQ : 916984267 E-mail : 916984267@qq.com